撰写高阶融资材料的六项底层能力

· 观点

撰写融资材料是一项复杂且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工作。通过了解这些关键底层能力,创始人可以知道如果亲自操刀,应该在哪些维度精进提升;如果选择外部服务机构,如何判断机构主笔老师是否专业。

01 信息摄取

正向和反向信息摄入能力。理论上,一个基础尚可的项目,可供主笔者参考的写作素材是足够丰富的,这时要特别善于抓重点,甄别关键信息、补充信息和无用信息,才能取舍得当。反之,当项目素材匮乏时(如较早期或未经体系梳理过的项目,常出现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),就得主动挖掘信息,发掘常人注意不到的价值,为材料提供支撑。如果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入全面,对核心信息也不敏感,就很难处理这两方面的工作,想要平地起高楼是决不可能的。

02宏观架构

搭建宏观叙事结构的能力。基于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主次区分,实施谋篇布局。换言之,你想让这么多素材以什么方式和次序出现。比如市场分析可以放前面,也可以在后面。怎么安排取决于整体逻辑能否顺畅、且足够打动人。宏观叙事结构也有平庸和卓越之分,差别就在于是否高效。高效的设计,让亮点出现的恰到好处,又有合理的铺垫,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。普通人习惯于“目录式”的文章结构,显得按部就班,空有面上的架构,而内在逻辑其实是混乱、割裂的。

03抽象提炼

精准到位表达观点的能力。一整页内容,表达的是什么中心思想?一整个模块,指向的是什么结论?这需要主笔人首先吃透本质,然后把长内容抽象、浓缩成一个短语或一句话。在用语上,也有很高的要求:一是要精准,避免词不达意、南辕北辙;二是要到位,不能只顾着其中的一两个点放大,忽略了其它重要的点。用一句话体现高度的概括性,非常考验基本功。做不好的话,会大幅降低内容的共情力、吸引力。如果产生了错误的引导,还会被认为不专业。

04逻辑推理

环环相扣的论证能力。良好的逻辑推理,应该是点到点,连成线的。而现实中,大多数人做不到如此严密,通常是罗列了一堆素材,然后粗略对应某种结果。深究起来,多是驴唇不对马嘴。写融资材料,既是吹牛,也是自证的过程。核心观点必须有对应的佐证(事实、图表、数据等),要直接勾契,不可以思维跳跃或混乱。逻辑推理是一项脑力和体力活,因为难做所以容易偷懒。尝试去论证但又论证不实,反而会被反噬,影响投资项目的置信度。

05极致表达

用极简替代复杂的能力。本想用简洁一词,但还是觉得极致更为准确。与第三点“抽象提炼”不同的是,“极致表达”需要在意思准确的前提下,语句能短就不要长,能5个字解决就别用10个字。高阶材料塞入的信息量偏大,主笔者需要考虑读者体验,字少、篇幅短,读起来不累、吸收也更有效。根据我们日常经验,“字少但意思不少”的BP,处处显出与众不同的高级感,精雕细琢过的材料是可以被一眼识别出来的。如果表达太繁冗,项目观感相对就差很多。

06 感知能力

分寸和尺度的把握能力。好的主笔者,也是人心操控大师。懂得适度地自我褒奖,又不至于招来反感;洞悉读者想看的和不想看到的;能潜移默化引导读者的思路;能够妥善地化解短板问题,让项目优势更加性感等…一切取决于主笔人对他人、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综合感知,让材料给人以振奋或值得信赖的感受。高阶材料给人的是积极正面的心理铺垫,平庸的材料无法起到影响人心的作用。

总结

写出一份高阶的融资材料,对主笔者要求很高。以上六种能力,对于擅长逻辑思考的人来说,可能更占优势,但最主要的还是得靠大量项目经验和数千份材料的训练。作为专业的主笔,我们仍然需要为每个项目投入数周的努力,这项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。